在繁忙的医院走廊中,时常能见到因“心悸”、“胸闷”等症状前来就诊的患者,其中不乏被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(Cardiac Neurosis)的案例,这一诊断虽不直接指向器质性心脏疾病,却常让患者倍感焦虑与不安,何为心脏神经官能症?它又该如何与真正的“心脏病”相区分呢?
心脏神经官能症,顾名思义,是一种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,但无器质性心脏病的综合征,它多见于青年及中年女性,常因过度劳累、情绪波动、长期精神紧张等因素诱发,患者虽自觉有强烈的心悸、心前区疼痛、呼吸不畅等症状,但经心电图、心脏彩超等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。
要区分心脏神经官能症与真正的“心脏病”,关键在于细致的病史询问、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,心脏病患者往往有明确的器质性改变,如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可显示心肌缺血的改变,而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则多表现为正常或非特异性的ST-T段改变,心脏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、高血脂等基础疾病,而心脏神经官能症则更多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联。
对于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治疗,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外,更重要的是心理干预与生活方式调整,建议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,如散步、瑜伽等,以增强体质;保持乐观心态,学会压力管理,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。
面对“心悸”、“胸闷”等症状,切勿盲目自诊或恐慌,应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进行科学诊断与治疗,在医学的海洋里,理解与区分“心”病与“心”非病,是守护我们心灵健康的重要一课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