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热时,如何科学区分‘真热’与‘假热’?

在临床实践中,发热是常见的症状之一,但如何科学地判断其性质,是每位患者和家属都应了解的常识,真性发热,即由病原体感染或非感染性炎症引起的体温升高,常伴有其他症状如寒战、头痛等,而假性发热,则多由药物反应、环境温度过高或剧烈运动后等非疾病因素导致,通常不伴随其他不适。

发热时,如何科学区分‘真热’与‘假热’?

要区分两者,首先应测量体温,若体温超过38℃,且持续不退,同时伴有其他症状,则很可能是真性发热,反之,若体温短暂升高且无其他不适,则可能是假性发热,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皮肤状态也是重要线索:真性发热患者常精神萎靡、皮肤干燥;而假性发热则多表现为精神正常或略显兴奋、皮肤微红或湿润。

面对发热,我们应保持冷静,结合体温、症状及患者状态进行综合判断,必要时及时就医,以免延误治疗。

相关阅读

发表评论

  • 匿名用户  发表于 2025-02-05 04:37 回复

    发热时,科学区分‘真热’与疾病引起的体温升高和'假性发烧’,需关注症状、持续时间及是否伴随其他不适。

  • 匿名用户  发表于 2025-04-26 03:03 回复

    "发热时,通过测量体温、观察伴随症状及精神状态可科学区分‘真热’与无感染的'假性发烧’。
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