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医院的日常诊疗中,手套作为基本的个人防护装备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,它不仅能够有效隔离医护人员与患者体液、血液等潜在有害物质的直接接触,还能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,关于手套的更换频率,却是一个常被忽视却又至关重要的问题。
根据专业指南,一次性手套的更换应遵循“污染即换”的原则,这意味着,一旦手套出现破损、刺穿或疑似被污染(如接触患者的血液、体液后),应立即更换新的手套,若双手开始出汗导致手套滑脱或紧贴皮肤造成不适时,也是更换的信号,连续佩戴超过推荐时间(如每4小时)而未出现明显污染时,也应考虑更换,以降低因长时间佩戴导致的皮肤损伤和微生物滋生风险。
值得注意的是,更换手套时需确保在干净、无污染的环境中进行,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新的污染,通过严格遵守这些原则,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,确保医疗操作的顺利进行。
添加新评论